01
中纪委发文
医械招采腐败案曝光
近日,中纪委官网发布题为《在创新中狠抓落实丨突出重点 关口前移》的文章,介绍上海浦东新区纪委监委持续加强对重点领域“关键少数”监督的系列成果。文中提到,该区纪委监委严肃查处了浦东新区医疗急救中心原主任盛继军严重违纪违法问题。经查,盛继军利用负责医疗器械和医疗耗材采购、建设工程项目发包等职务便利,为多家供应商在业务承揽上提供帮助,并收受财物。盛继军还存在其他严重违纪违法问题,最终被给予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其涉嫌犯罪问题被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基于医疗行业的高壁垒特性,掌握采购决策的关键人物向来是利益围猎的重点对象,价格昂贵的医疗器械则为问题高发地带。据检察日报正义网报道,记者8月7日从最高人民检察院获悉,贵州省贵阳市人民政府原党组成员、副市长刘岚(副厅级)涉嫌受贿一案,由贵州省监察委员会调查终结,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今年6月,中纪委官网已通报刘岚被开除党籍和公职的消息,并披露其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在医疗设备采购等方面谋取利益,并非法收受巨额财物的违法事实。今日(8月19日),中纪委发布题为《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从严从实 一抓到底》的头条文章。
其中提到,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国家卫生健康委纪检监察组持续深化以案促改促治,推动构建纠治“四风”长效机制。该纪检监察组督促驻在部门联合相关部委制定出台《2025年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工作要点》。工作中,坚持个案查处与系统施治同步推进,深挖发案单位和行业领域的监管漏洞,针对性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和工作提示,并跟进监督落实,推动源头治理。
02
《2025年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工作要点》(简称《工作要点》)已于今年6月由国家卫健委等14部委联合印发,其中多项要求已在多地正式落地,相关文件也在迅速跟进。
例如,《工作要点》中提到,加强医药卫生领域新型、变异和隐形问题研判预警,紧盯“关键少数”和关键岗位,聚焦药品、高值医用耗材、医用设备、基建和信息化项目招投标、后勤服务等监管重点。
除了上述案例外,近期还有多地通报相关医疗反腐进展。海南省纪委监委7月发文介绍,海南省2024年以来,坚决整治医药领域腐败乱象,紧盯医疗设备采购、药品销售、项目承揽等关键环节深挖彻査,共查处作风和腐败问题607起,立案427件,处分337人。
此外,《工作要点》中提到的“发挥穿透式审计监督优势”,目前也在医疗设备招标领域成果频出。例如广东省近期审计了16家公立医院2022年至2024年6月药品医疗器械采购等情况,其中6家医院通过违规设置排他性参数等方式变相指定供应商,招投标程序流于形式,涉及医疗设备采购项目13个、1.76亿元。基于源头治理的愿景,受贿行贿一起查正在加速推进。根据《工作要点》,要推动医药代表在医疗机构内的合规管理,完善医药购销领域行贿人、受贿人“黑名单”制度和不良单位记录制度。《工作要点》的第一部分为“全面强化纠风工作顶层设计”,其中在加强医药卫生领域廉政建设中提到要“深化以案促改促治”。随着时代变化,医疗腐败也呈现出多种新的表现形式,目前带量采购模式下藏匿的腐败行为正在受到高度重视。
近日,中纪委发布《以案明纪释法 | 医药产品采购中收受销售方财物构成何罪》,介绍了一起骨科主任张某某操纵集采报量收取财物的案例。文中指出,带量采购模式下,公立医院仍具有一定的采购权,张某某作为骨科主任,具有管理国有资产的职权,其管理行为属于从事公务,在此过程中,其利用职务便利,为医药产品销售方谋取利益并收受287万元财物,构成受贿罪。与此同时各类涉及医疗领域的巡视、巡查行动也在密集启动。根据新华社报道,截至7月20日二十届中央第六轮巡视完成进驻工作,将对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常规巡视,并会同有关省委巡视机构对10个副省级城市开展联动巡视。文中提到,此次巡视要认真落实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部署。四次全会上指出,要着重抓好金融、国企、能源、消防、烟草、医药、高校、体育、开发区、工程建设和招投标等领域系统整治。据悉,各中央巡视组将在被巡视地区工作2个半月左右,时至今日(8月19日)已进驻近1个整月。从中央到地方,医疗反腐高压已通过各种形式辐射到行业全链条,包括设备招投标乱象等固有顽疾,将逐步被拔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