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感染往往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失调从而导致致命性的器官功能障碍,这种临床综合征称之为脓毒症(sepsis)。2017年,全球有脓毒症患者4890万,死亡近1100万。仅我国就有486万患者,死亡约84万人。脓毒症已成为包括新冠病毒在内的各种全身性感染疾病的主要死亡原因,其致死人数实际上超过了任何一种癌症。2017年WHO世界卫生大会通过决议,将脓毒症列为全球卫生优先事项。每年的9月13日被确立为“世界脓毒症日”。在早期抗感染治疗、液体复苏、糖皮质激素及血管升压药物治疗等对症手段的治疗下,脓毒症的病死率依然高达30%以上。近年来,血液净化成为新的脓毒症治疗手段之一。但是,临床现有用于治疗脓毒症的血液净化器,如oXiris透析器、Toraymyxin吸附器等存在缺乏特异性,只能吸附有限的几种病原体毒力因子(如脂多糖),仅对革兰氏阴性菌感染患者有效,以及不具有同时清除病原体的能力等问题,导致疗效有限。同时,这些有一定疗效血液净化器主要被美国百特、日本东丽等国外企业所掌控,价格高昂,为国家和患者带来沉重的医疗负担,成为先进医用材料和医疗器械领域典型的“卡脖子”问题。本项目立足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针对现有技术难题进行攻关,开发可以同时吸附病原体及其毒力因子的新型血液净化材料。项目入驻重庆两江新区留学人员创业园5年来,在以留学归国的原陆军军医大学、中科院重庆研究院等教授为核心的技术团队潜心攻关之下,开发出基于表面修饰的高强度大孔树脂,具有机械强度高、血液相容性好等优点,取得4项中国发明专利和5项国外(覆盖欧美日澳等)专利。体外和动物试验显示,该材料对临床上常见导致脓毒症的病原菌,如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链球菌,以及主要毒力因子如脂多糖、磷壁酸等均具有显著的吸附作用,能够从血液中选择性清除上述病原体及其毒力因子。目前,基于该创新材料开发的新型血液净化器已完成试生产和注册检验,准备开展临床试验,有望开发成为治疗脓毒症的新利器。
如需对接,请扫码联系下方工作人员